bat365在线唯一官网登录1999年设置“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在国内较早开始了通信专用集成电路设计人才的培养。2004年设置“微电子学”专业,2006年设置“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开始大规模培养通信专用集成电路设计人才。“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是bat365的优势特色专业,2008年立项为陕西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010年立项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013年获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017年获批省级一流专业建设项目、2019年获批教育部认定的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020年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022年通过国家工程教育认证。
经过多年发展,专业已建成一支以教学名师引领的高水平教学科研团队,该团队获批陕西省通信专用集成电路设计核心课程教学团队、陕西省首批重点科技创新团队、陕西省无线通信片上系统协同创新团队。团队成员研发的“SDH芯片”获国家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四导向、四融合’电子信息类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获2019年陕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四位一体’的电子信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获2015年陕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获2013年陕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建成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省级一流本科课程《电路分析基础》、《数字系统组成与设计》等2门;省级精品课程《基于Verilog语言的FPGA设计基础》、《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集成电路工艺原理与实践》等3门。
bat365于2004年7月探索建立了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自2006年“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设置后,对实验区资源与环境进行优化整合,于2010年3月正式成立了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开展一系列通信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的探索与改革工作。
(1)工程化、国际化的师资队伍
创新实验区目前拥有一支知识结构合理、工程经验丰富、教研水平较高的教师团队。现有教师及实验人员专任教师48人,博士学位教师达到82%以上,其中40%教师具有在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工作经历,其中陕西省教学名师1人,秦创原“科学家+工程师”1人,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1人。团队先后承担数十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省部级重大项目。“40Gb/s SDH(STM-256)光纤通信设备与系统”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近三年,获省部级二等奖以上科技奖励3项。
(2)多层次的实践育人环境
创新实验区自成立以来一直重视实践环境的建设与完善,已初步形成了以专业基础–专业–创新为主线,课内实践环境和校内–校外实习基地互补的多层次实践环境。在课内实践方面,电工电子实验中心、计算机基础实验中心、通信基础实验中心为学生提供电路、计算机、通信等专业基础课的实践环境,集成电路设计实验室、微电子基础实验室为学生提供FPGA、模拟/数字集成电路设计、微电子学实验等专业课的实践环境,bat365在线唯一官网登录专用集成电路设计中心、陕西省通信专用集成电路设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有力的平台支持;在实习基地建设方面,学校与航天时代电子有限公司第772所建立了150平方米的集成电路工艺校内实习基地,该基地拥有一条洁净度达万级的半导体工艺生产线,开设硅片清洗、热氧化技术、光刻技术、高温扩散技术、蒸发金属铝等工艺生产实习;学校还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兴通讯有限公司、大唐电信、烽火通信有限公司、西安聚芯电子有限公司、西安深亚电子有限公司、西安华迅微电子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合作,建立了多个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这些教学条件与校内实践教学环境互为补充,为培养学生通信集成电路设计的工程实践能力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3)项目驱动的实践育人模式
创新实验区积极进行教学研究与改革,探索以集成电路设计项目为导向的开放实验、兴趣小组、科技立项等实践教学模式,组织学生开展各类科技活动,显著提高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五年来学生主动参加以项目为基础的开放实验有180多项;成立了FPGA兴趣小组、嵌入式系统兴趣小组等数十个课外科技活动兴趣小组,参加的学生人数超过了700多人,还有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该实践教学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了学生相关知识领域的深度和广度,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有多名毕业生进入Intel、MTK、华为、中兴等知名企业,担任开发经理、技术骨干等关键岗位,或考取知名高校的研究生,迅速成长为导师科研团队中的骨干成员。此外,还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国内外各种竞赛活动,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通过积极参与这些活动,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得到显著提高。